一日,送哪拿去上學途中兩姊妹有了齟齬
阿咪說:「馬麻!妳拿竹子打姐姐!」
(驚!小傢伙越來越會告狀,現在居然會指使我怎麼做?果然是狠角色來著......)
我說:「可是,我們家沒有竹子捏!」
阿咪很錯愕:「耶?」
哪拿很愛攪局,笑嘻嘻湊上前來說:「竹子被貓熊吃掉了啦!」
這ㄚ頭很懂得如何模糊焦點
每次爸比教訓她時,我都要在旁邊提醒老公---不要被她牽著鼻子走
因為常常罵到後來,重點根本就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
例如:爸比拿以前自己眼鏡被叔叔的球打中差點失明的往事
告訴她不要莽撞,以免傷到他人無法挽救(老公也常舉例失當就是了)
結果一分鐘後,父女兩人居然在討論眼球水晶體的構造......
聽姐姐這樣一說,妹妹豈止滿頭霧水而已,根本陷入五里雲霧中
我在駕駛座上,聽妹妹在後頭喃喃說道:「那......葉子是誰吃的呢?」
嗳~這話題又被扯到哪裡去了
停紅燈時,看見圍牆上的綠葉我順口回答:「葉子是毛毛蟲吃的啊!」
妹妹好狐疑地問:「蛤?為什麼?」
「咦?甚麼為什麼?因為要變成美麗的蝴蝶呀!」我說
然後車子到了學校,以「我愛妳」送走始作俑者---哪拿
母女倆一路靜靜各想各的開回家,睡回籠覺
躺在床上,我突然知道阿咪的問題點在哪兒了
她所認知的竹子是長長一根棒狀的物體
她看書上的貓熊明明吃的是帶葉的「植物」
既然姊姊說「貓熊吃竹子」,那......那剩下的「葉子」是誰吃的啊?
哈哈哈,原來兩歲小孩整路在車上思考的是這麼回事呀!
至於那個「拿竹子打姐姐」一聽就是阿公教的
雖然阿公最疼哪拿,但是兩姊妹有衝突時阿公就是用這句話來安撫小咪的
說起來這種莫名其妙的對話,好像常常發生在我們家
例如:
媽媽問:「咦?妳怎麼跌下來了呢?」
小咪:「因為......我萬全沒有做好啊!」
是沒有做好萬全準備吧!?
又例如:
媽媽問:「妳怎麼把玩具弄成這樣啦?」
小咪:「因為......因為......有個阿里山!」
這句肯定又是阿公教的,我們從小聽到大!XDDD
當小咪找不到任何藉口解釋她的行為時,就用這句話搪塞
各位看官評評理,這樣吊兒啷噹的回話從兩歲半的小孩口中說出
是不是太不合理啦?
這小傢伙果然不容小覷(捻鬍鬚)